1.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
讲创新有一个人值得一提,他就是乔布斯,乔布斯是我最敬佩的企业家。他的一生从不循规蹈矩,永远追求完美,这甚至表现在他家庭的装修上,直到他去世,他的家还没有装修完。他总是不满意装修的方案,总是不断地修改。这个天才对现实总是抱着挑剔的态度,他认为所有的产品都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,他对现实总是批判的,认为一切都可以做得更好。
乔布斯说,做市场不能听客户的,我们比客户更懂得他们的需求。在他身患癌症的时刻,他更加集中精力专注于新产品的开发。他说:“活着就要改变世界”。
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谆谆告诫青年学生要“求知若饥,虚心若愚(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)”。大师约瑟夫·熊彼特曾说,企业家是从事“创造性破坏(creative destruction)”的创新者。没有破坏,没有毁灭就没有再生,就没有未来。没有这种“创造性破坏”精神内涵的人,首先就不是企业家。
2.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
从某种意义来说,企业家跟那些革命者相似,他们都不愿意过平庸的、安逸的生活。陈独秀说,革命青年应该出了实验室就进监狱,出了监狱就进实验室。只有这两个地方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。
风险喜好正是企业家的天性,从这一点来说,有些企业尽管很小,却拥有创新精神,愿意承担风险,努力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,并把企业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合,让企业价值成为社会价值总体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,这样的人就是企业家。
3.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
在今天,企业有两个功能更为凸显,对内表现为学习的功能,不断学习、分享知识,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;对外表现为合作的功能,整合资源,取长补短,共同实现各自的目标。合作需要胸怀,合作需要规则。
中国古人有两个词讲到了合作的本质,第一个是形容好的团队的词“和而不同”,有很多组织,一些民营企业,特别是素质不太高的民营公司搞一言堂,整齐划一,穿一样的服装,打一样的领带,天天宣誓、唱歌、喊口号,这是典型的“同而不和”,一两年后团队分崩离析,反目成仇。
古人还有一个讲怎样做团队领头人的词叫“内圣外王”。在组织内部,作为领头人,应该是包容的、宽容的,像圣人一样的有情怀;对外则应是勇敢的,主动承担的,针锋相对的。
不要“同而不和”,要“和而不同”;不要“内王外圣”,要“内圣外王”,要允许组织成员拥有个性,要谦卑地对待自己的合作伙伴,要勇敢地对待外部竞争。
4.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
马克斯·韦伯在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中写到:“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,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事实上,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。但与此同时,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,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:在生活中,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,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。”
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,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,才是企业家的“顶峰体验”和不竭动力。中国的企业家大多都非常敬业,这一点不仅不需要加强,甚至还需要大家更加均衡地对待事业与生活。作为企业家,还需要进一步认识生命与生活的本质。
5.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
知识就是力量,有知识的人更容易保持自己的个性,不放弃自己的原则,活的更有尊严。有知识的企业更有竞争力。有人说成功者都是书虫,一个社会最有知识的人、最有道德的人掌握了最大的社会资源与权力,这个社会就成熟了。
6.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
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有句名言: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。”这意味着在遵循摩尔定律的信息时代,只有坚持不懈、持续不断地创新,以夸父追日般的执着,咬定青山不放松,才可能稳操胜券。
在发生经济危机时,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,变卖股票退出企业,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,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。
7.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
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,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,诚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原则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,更是信用经济、诚信经济。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,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,显著抬高交易成本,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。其实,凡勃伦在其名著《企业论》中早就指出: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。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确指出: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,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,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。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,不能有欺瞒和诈欺。
诚信是商人永远的名片。